《东垣针法》 CMASA 微信群讲座 第5天
张彬彬( UTS. PhD candidate) 解释
KEY WORDS acupuncture, stomach, Qi- movement disturbance, needling
Abstract: Once stomach and spleen qi-movement disturbance we should use SAN LI, ZHANG MEN and ZHONG WAN. If not working well, use SAN LI.
[原文] 气在于肠胃者,取之足太阴、阳明。不下者,取之三里①、章门、中腕。因足太阴虚者,于募穴中导引之于血②中。有一说,腑俞去腑病也。胃虚而致太阴无所禀者,于足阳明之募穴中引导之。如气逆为霍乱者,取三里,气下乃止。不下复治。
【校勘】
①三里:原无,据《脾胃论》卷中补。
②血:原作“穴”,据《脾胃论》卷中改。
【语译】肠胃之气不调时,应取足太阴脾经、足阳明胃经腧穴。若病不愈,可取足三里、章门、中脘穴刺之。当足太阴脾虚时,则取其募穴(章门)以引导其精气于血中,有一种说法,说腑俞去腑病,如因胃虚而致脾无所禀受时,可用胃的幕穴(中脘)以导引其经气。如因肠胃气逆而吐泻时,当针足三里穴使逆气下行,则吐泻可止;若不止,可再针足三里治之。
张彬彬注解: 李东垣 《脾胃论》里面主要论述了调理脾胃的方法,同样的,他的针法对脾胃的调节也有好处。本段主要取穴以 中脘、足三里和章门为主,主要治疗由气逆导致的胃肠功能失调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